
青春正好,不負芳華 ——記股份公司先進工作者劉瑛琳
親密戰友,提筆如面,如親見你痛苦彷徨,見你畏懼焦慮,見你睿智勇敢,見你安然平和,見你笑意盈然,見你篤定自信,見你游刃有余……此時青春正好,你我不負芳華。
劉瑛琳,2008年畢業于山東理工大學,先后在山東電建三公司海外事務工作部、海外市場部、尼日利亞項目部商務部、市場部和培訓中心、東南非區域部工作,2015年加入公司,在中西非區域總部擔任尼日利亞國別代表至今。因工作業績突出被電建股份評為“2017年度先進工作者”。
家的名字:“大尼國”
無情未必真豪杰,知交何須同根生?
五湖四海同聚首,甘灑熱血寫青春。
在萬里之外的大西洋海岸,有一群電建兒郎親切地稱尼日利亞這個國家為“大尼國”,是因為它的幾個非洲第一和西非唯一:非洲第一大經濟體、非洲第一產油國、非洲第一產氣國、西非唯一產煤國。
中國電建尼日利亞團隊大家庭是由電建國際和12家兄弟企業共同組成的,在這里,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和諧的團隊,團隊目標一致、信息共享、互通有無、各用其長,各司其責……
每次從國內出發前往大尼國,團隊成員都默契地將這趟旅程稱為“回家”。相信千千萬萬的駐外人,都有這種情結:非洲,愛上,就離不開!或許正是因為他們早已把這片黑土地當作自己的故鄉,把這里的兄弟當作自己的親人,或許正是有了這份從心底涌出的對家的熱愛和維護,才有了家回饋給他們的和煦溫暖和前行動力!
大尼國的“大哥”們
如果把在大尼國開拓市場比喻成“西天取經”,這取經路上最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三位“大哥”,站在劉瑛琳這位女國代身后的三位國別副代表。
大哥饒建江,在尼日利亞他有個響亮并受人尊敬的名字,叫做“Professor Rao”,簡稱“Prof”,2010年10月,大哥首次到達尼日利亞,為世界銀行出資的康恩吉水電修復項目做準備,2015年1月24日,項目5號機組安裝成功,較合同要求時間提前三個月拿到安裝完工證書,業主方滿臉喜悅,連稱“尼日利亞政府高興、尼日利亞人民高興、世界銀行高興、承包商也高興”!
二哥干永智,2013年8月到達尼日利亞,與聰明的大尼國人民斗智斗勇,在大尼國團隊大家庭中以“熟戰術、心態好、路子多、樂助人”贏得二哥稱謂。
三哥吉玉新,2016年加入尼日利亞大家庭,以“Uncle Jimmy”的親切稱呼行走非洲多年,以“才思敏捷、能言善辯、積極肯干”獲得三哥名號,邊疆大吏般守護著大尼國的西南邊陲——拉各斯(電建國際代表處分處)。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劉瑛琳經常說,12家兄弟企業的代表給予的信任和支持,才讓她的前進變得更義無反顧。電建國際業務整合后,劉瑛琳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了,責任更大了,把在尼成員企業團結一致,握指成拳成為了當務之急。在劉瑛琳的主導下,集團在尼成員企業團結融洽,結束了之前各自為戰的狀態,徹底避免了集團內多家成員企業同時競爭一個項目的情形。
面對新知識、新領域、新模式,劉瑛琳一直保持學如不及的進取心,經常挑燈夜讀,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因為她深知只有永不停歇地學習和進步,才能更好地服務大家,發揮好電建國際的領頭羊作用。
兄弟,為你收拾行囊
夜已深,時過凌晨,辦公室仍亮著燈,第二天David就要帶著國內來的團隊去尼日利亞的高原地區考察現場。正值雨季,道路泥濘。帳篷、羽絨服、雨衣、雨鞋、蚊帳、驅蚊劑、手電筒、方便面、水……,少了哪一樣都會造成較大不便。生怕遺漏,每次出發前,代表處都會有另一個同事負責一一清點行囊。這次也不例外。
阿布賈IBB高速路華燈初上,代表處租住的小區里,一位同事正在焦灼地踱步深思,劉瑛琳看到這種情形,帶上一瓶酒,一包花生米,與那位同事坐在路燈下,對飲暢聊,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那位同事的心結終于打開,臉上露出開心愜意的笑容。
一個名叫“電建尼日利亞”的微信群是“大尼國”的信息中心,工作之余成了大家出差報平安的交流平臺,“已到拉各斯,兄弟們放心”,“今日出差哈克特,已出發”,“已落地,兄弟們勿念”……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已經成了大家庭的日常習慣。駐外不易,兄弟們家人般的情誼,更顯得格外親切和彌足珍貴。
Power Lady from PowerChina
電力部、水資源部、石油部、財政部,在尼日利亞的這些政府部門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劉瑛琳的身影?!癏ey,morning,Power Lady from PowerChina!”,大尼人民用他們的認知方式詮釋著這位入職電建十年,駐尼日利亞七年的女國代!
作為中國電建在大尼國的總負責人,帶領在尼12家兄弟企業的兄弟們馳騁沙場,并肩作戰,靠的是什么?當被問起這個問題時,劉瑛琳笑著說:“最重要的是真誠,用真心換真心,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兄弟們,兄弟們也會真心地對待你,對待工作?!彼龝谀瓿蹙蛯⑺性谀釄F隊成員的生日在日歷本上標記好,生日當天像大姐姐一樣送去最需要的祝福和溫暖。為了集團利益最大化,她與團隊成員信息完全共享,每次梳理項目,所有兄弟單位代表一起頭腦風暴,群策群力,不管什么樣的難題總能找到解決方案。
2017年6月,劉瑛琳意外受傷,經歷兩次手術,這位敬業的鐵娘子沒有因傷耽誤工作,一只手打著繃帶,單手一樣收發郵件,召開電話會議布置工作。
2016-2017年,她帶領的大尼國團隊以每年20多億美元的簽約額,證明著他們的努力和堅持!
“同其心,一其力,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用力諧,人盡其才,悉用其力;強而不相敗,眾而不相害,一心以使之也。止如丘山,發如風雨,如此則戰無不勝!”正是因為“劉瑛琳”們四海為家、勠力同心、敬業擔當,才有了中國電建國際事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