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腳踏實地 執著追求——記先進個人王軍周
王軍周,1985年5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工程師,2012年7月加入公司,先后在非洲加納、烏干達和馬拉維等地工作,現為東南非區域總部駐馬拉維國別代表。自參加工作以來,服從公司安排,嚴格要求自己,克服種種困難,在一千七百多天的駐外生涯中,無論是作為項目技術人員還是市場營銷人員,王軍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公司的發展添磚加瓦。
扎根一線,揮灑汗水
初出象牙塔,王軍周被分配到人才培養中心工作,接到的第一個外派任務,便是位于非洲西部的黃金海岸——加納。第一次走出國門,只身一人,心中除了激動,更多的是忐忑不安。到首都阿克拉的第二天,王軍周便奔赴遠離首都600公里的布維水電站項目部,投入到了緊張而忙碌的施工一線。
非洲擁有美麗獨特的風貌,植被茂密,環境優美,但對于王軍周這樣的一線管理人員來說,卻是數不清道不盡的艱難和挑戰。因為在最原始最自然的環境中施工,就意味著不僅要感受炎日酷暑,更要忍受蚊蟲叮咬,甚至還會遭受瘧疾的折磨。自然條件艱苦尚如此,如若偶爾有個思鄉思家的情緒,其中滋味非一般人能忍受。王軍周在緊張的工作中漸漸習慣了身邊沒有親人的叮囑,沒有好友的陪伴,每天與山川蟲鳥為伍,與機器轟鳴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同事一起,用無言的行動勾勒著每天的輪廓,用辛勤的勞動填充著生命的色彩。每當回顧加納這段經歷,王軍周都是心懷感恩,因為他通過親身經歷了解了工程項目本身,為以后更好地開展市場營銷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找準定位,苦練內功
2013年王軍周被派駐烏干達代表處工作。代表處的主要工作是市場營銷,不僅要求能夠踏實能干,還要具有捕捉市場信息的敏銳性,扎實的語言功底和運作項目的能力。那時正面臨著卡魯瑪水電站項目融資的落實工作,對于王軍周這個水利水電專業出身的純技術人員來說,“融資”非常高大上,但卻是一頭霧水,無所適從。當認識到自身短板后,王軍周迅速聚焦“卡魯瑪水電站項目融資落實”這個切入點,加強學習,虛心請教,苦練內功。在他持續不斷地推動下,烏干達卡魯瑪水電站項目貸款協議順利簽訂,烏方全額支付卡魯瑪水電站項目預付款和中信保買方信貸保費。
在烏干達代表處工作的兩年,是王軍周業務能力突飛猛進的兩年,他拓展了自身專業外的很多領域,積極參與公路、房建和電力等領域市場開發工作。王軍周獨立編制完成了涉及高等教育科學技術工程、道路升級改造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七個項目的資格預審文件,還負責起草和遞交了機場項目、水電站項目和輸變電線路等項目的興趣函,為后期項目的跟蹤推動打下基礎。
開拓創新,砥礪前行
如果說國別代表處是市場開發的前沿陣地,那么駐外代表就是前沿陣地上的沖鋒者和服務者。既要及時捕捉第一手信息,做好市場調研,學會創新項目開發、運作和融資模式,又要打造和鞏固當地公共關系,充分整合資源,調動各方的支持和配合。2015年10月王軍周被派駐到馬拉維擔任國別代表,馬拉維成了王軍周的主戰場。
馬拉維為新開發國別市場,尚未有在建項目,前期的籌備工作顯得異常重要。為此,王軍周首先拜訪了馬拉維相關部委、中國大使館和經商參處等,建立了與相關部門及政府高層的互信合作關系。其次,為滿足市場運營的資格要求,王軍周著手注冊成立了中國水電馬拉維代表處,加入馬拉維中資企業商會,并克服種種困難,在馬拉維建筑協會成功注冊土建、房建和電力三類最高級別承包商資格。再次,為規范公司國外辦公制度,編制完善了代表處工作手冊,將各項日常工作規范化和制度化。當然最重要的是制定具有馬拉維特色的市場開發戰略。針對馬拉維缺水缺電的現狀,依托中國電建“熟水懂電,擅規劃設計,長施工建造”的獨特優勢,在初來馬拉維三個月內,王軍周在高溫酷暑、蚊蟲肆虐阻攔下,堅持完成了馬拉維境內所有潛在水電站項目、煤礦和潛在坑口電站以及城市供水等項目的實地考察工作。因為王軍周深知獲得第一手現場資料,篩選出重點項目跟蹤,對馬拉維市場的開拓來說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軍周先后成功地與相關項目業主簽署了馬拉維太陽能電站項目(20MW)、利隆圭城市供水項目和燃煤電站等項目的合作備忘錄,并組織編制完成利隆圭太陽能電站(20MW)項目、利隆圭供水項目的項目建議書和燃煤電站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目前正在進行利隆圭太陽能電站(20MW)項目合同談判工作,水電站項目合作備忘錄正在司法部評審。其中,燃煤電站為公司與煤礦主探討以IPP模式推動的坑口電站,創新公司在馬拉維業務開發模式。此外,王軍周還一直負責和跟進著馬拉維卡姆祖攔河壩加高等五個重要項目的投標評標工作。
勵志青春,不忘初心,是我們執著的追求;開拓創新,揚帆非洲,是公司永恒的戰略。王軍周將緊跟公司發展步伐,腳踏實地,苦練本領,學習國際業務發展新模式,搭建高端營銷網絡,努力踐行,不斷為公司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