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桑記事
我去的第一個境外項目是中國電建在坦桑尼亞建設的尼雷爾水電站。在這個項目,一批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當地雇員對我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他們工作刻苦,認真負責,和我印象中“佛系”的非洲人完全不一樣。
我在項目的HSE管理部工作。這個部門的屬地化HSE管理團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HSE管理部最重要的工作是確保項目的安全生產。要提高項目的安全生產水平,首要任務是提高項目全體人員的安全意識,最有效的工具是覆蓋全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對中方員工的安全教育比較容易開展,但讓安全生產教育覆蓋當地雇員就比較有挑戰性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屬地化的HSE管理團隊出場了。這支團隊由三十多名當地人員組成,他們會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生產教育,為當地雇員樹立安全生產意識。其中,一位名叫Michael的安全官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Michael的工作是為近三千名當地雇員制定安全生產教育計劃。為了做好這份工作,他一方面不斷學習安全生產知識,提高自己對現場安全風險的識別能力;另一方面他主動與現場作業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溝通,了解安全生產教育的效果,發現教育的盲點,不斷優化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在他的努力下,安全生產教育越來越面向實際生產,面向具體問題。舉例來說,Michael針對上夜班的當地雇員組織過一次如何保證充足睡眠的教育。他跟我介紹說,通過與夜班人員的溝通交流,他發現部分當地雇員夜間精神狀態不佳。進一步調查顯示,日間睡眠不足和藥物的副作用是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而部分當地雇員并不知道這會導致他們半夜犯困。這些看似初級的教育內容,卻切實提高了現場的安全生產水平。
Michael只是為項目工作的眾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當地雇員之一。他們和中國工人一樣,每天努力工作。與那些天天喊著“躺平”的人不同,他們并沒有抱怨工作時間長,反而為自己能得到這樣一份工作感到慶幸。與他們相比,我有優秀的領導同事提供的幫助,有公司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的支持,有黨和國家為中國青年提供的堅強后盾,但擁有如此“饋贈”的我,用好自己的優勢了嗎?
作為一名中國青年、電建員工,我已經擁有了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年輕人更高的起點。我一定要端正態度,用好身為中國人、電建人的優勢,乘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東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中國電建發展的新篇章!
下一篇:愛國強企的赤子心